時間:2010年11月02日
受金融海嘯沖擊,珠三角經營港澳線的船舶到去年八月減航近二百三十艘。廣東省船東協會今天透露,隨著粵港經濟持續回暖,至今港澳線船運已全面復航,達到海嘯前高峰期的一千四百多艘,同比去年增逾一成六,但目前也正面臨包括原材料、燃油和人民幣升值等新的成本壓力。
2009年第三季特別是第四季經香港轉歐美航線的圣誕出口貨量復蘇以來,珠三角港澳航線營運見底反彈,之前退運的船舶開始陸續復航。但廣東省船東協會稱,盡管當時港澳線貨運量回暖,但運價回升并不明顯,到去年十二月仍較2008年10月下降一成半到三成半,導致港澳線的營運成本依然高企,退運船舶的復航步伐相對緩慢。而隨著今年經濟進一步發展,加上國家給予船東在貸款造船、日常資金周轉等融資方面政策較以往寬松,港澳線新增運力和調整航線加快,至今所有退運船舶已全面復航。
廣東省船東協會秘書長鄧敏聰介紹,港澳航線營運總體上好轉,運價也比較穩定,已恢復到金融海嘯之前,但現在包括燃油、人工、原材料等成本卻有所增加,同時面臨人民幣持續升值對經香港轉出口等新影響。另據記者了解到,經過金融海嘯“洗牌”,港澳線已淘汰一批老舊船,不少船東公司更增加集裝箱乃至引入海船等更大噸位船舶,進一步規范和促進了港澳線營運的大型化、標準化,今后將大力發展干支直達、江海聯運船舶和滾裝運輸船舶。